MoneyDJ新聞 2025-03-11 11:13:29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美國農業部3月10日公佈的每週出口檢定報告顯示,截至3月6日當週,美國小麥一週出口檢定量為216,173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7%;較前週減少45%,較上年同期減少55%,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139,200公噸)、台灣(37,459公噸)、菲律賓(13,200公噸)。自6月起的2024/25年度小麥累計出口量年增18%至15,848,469公噸。美國農業部2月報告預估2024/25年度小麥出口量將年增20%至2,313萬噸。
截至3月6日當週,美國玉米一週出口檢定量為1,819,812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62%;較前週增加35%,較上年同期增加56%,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399,293公噸)、墨西哥(391,083公噸)、韓國(209,122公噸)。自9月起的2024/25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檢定量年增33%至29,078,389公噸。美國農業部2月報告預估2024/25年度玉米出口量將年增7%或400萬噸至6,223萬噸。
美國黃豆截至3月6日為止的一週出口檢定量為844,218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29%;較前週增加21%,較上年同期增加7%,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276,437公噸)、印尼(133,201公噸)、德國(129,269公噸)、埃及(121,197公噸)。自9月起的2024/25年度,美國黃豆出口檢定量年增10%至38,440,871公噸。美國農業部2月報告預估2024/25年度黃豆出口量將年增7.7%至4,967萬噸。
美國合作銀行(CoBank)報告預估,2025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將增加4.2%,達到9,455萬英畝,是唯一預期種植面積增加的主要作物。玉米的收成面積預估將增長5.0%,達到8,706萬英畝。報告也指出,美國與墨西哥及加拿大的貿易爭端可能影響玉米需求,從而抑制種植面積增長。黃豆則預期將成為種植面積減少最多的作物,從2024年的8,710萬英畝降至2025年的8,400萬英畝。春小麥種植面積預估年減5.9%至1,000萬英畝。
根據美國農業部報告,截至12月底的2024/25市場年度第一季度,美國玉米出口量達到1,300萬噸,寫下自2018/19市場年度第一季出口1,610萬噸以來的6年同期新高,主要得益於充足的供應、有競爭力的價格以及主要競爭對手巴西異常疲弱的收成。如果經濟條件保持穩定,美國預計本市場年度將出口6,220萬噸玉米,這將成為史上第三高的出口量。
美國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關稅措施,可能令超過210億美元的美國玉米與黃豆出口面臨更大不確定性。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4年美國玉米出口市場中,墨西哥佔比最高(56億美元),加拿大排名第五(4.49億美元),中國則為第八(3.28億美元)。黃豆方面,中國為最大買家(128億美元),墨西哥排名第三(23億美元)。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分析師數據,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貿易戰導致美國農產品出口損失約270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銷售額減少257億美元。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24全年,中國黃豆進口量年增6.5%至1.05億噸,創下歷史新高,超過2020年的1.002億噸。中國是最大的黃豆進口國。
中國近年來已逐步減少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根據貿易數據監測機構(Trade Data Monitor),2017年美國是中國最大農產品供應國(280億美元),略高於巴西(250億美元)。但2018年之後,巴西超越美國成為中國最大農產品供應國,並逐年擴大優勢。2023年,巴西對中國農產品出口額已超過500億美元,而美國僅約300億美元。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