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3-19 06:18:0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4月黃金期貨3月18日收盤上漲34.7美元或1.2%至每盎司3,040.8美元,續創歷史新高,持續受到避險需求的推動;美元指數下跌0.1%,5月白銀期貨上漲1%至每盎司34.655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4月鉑金期貨下跌0.5%至每盎司1,021.7美元,6月鈀金期貨下跌0.1%至每盎司974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用以色列與加薩的消息來源報導,以色列對加薩發動了「大規模攻擊」,至少造成220人死亡。這次攻擊發生在1月中旬達成的停火協議破裂後,雙方無法就延長停火的條件達成共識。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發布聲明表示,以色列將從現在開始,以更強大的軍事行動對抗哈馬斯。聲明提到,哈馬斯一再拒絕釋放以色列人質,並拒絕接受美國總統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和其他調解方提出的所有方案。
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18日黃金持有量增加0.86公噸至907.27公噸。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銀持有量增加150.02公噸至13,821.56公噸。
盛寶銀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奧勒·漢森(Ole Hansen)報告表示,黃金市場達到了一個重要里程碑,價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儘管黃金仍處於強勁的上升趨勢,他建議投資者應為短期盤整做好準備,但強調任何回調都是買入機會。
漢森指出,強勁的央行需求、全球利率下降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是自2024年2月以來推動黃金市場異常強勁上漲的三大關鍵因素。這使得過去12個月來金價已經上漲39%,2025年迄今為止則上漲了14%。
報告表示,進入2025年之後,黃金的漲勢進一步加快。漢森認為,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顛覆了全球秩序,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動盪,使得市場對黃金的避險需求上升,稱當前的黃金市場正在醞釀「完美風暴」。
漢森表示,股市的修正,特別是那些過去幾年表現亮眼的科技公司,如今面臨美國經濟優勢可能結束的風險,這促使海外和美國投資者尋找替代投資標的。此外,目前市場的經濟狀況正加劇停滯性通膨的風險,即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和通膨攀升的組合。這可能迫使聯準會放鬆貨幣政策。
漢森指出,由於川普政府的貿易戰和進口關稅對股市造成壓力,西方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已經明顯回升。漢森表示,許多投資者在2022年聯準會激進升息時撤出黃金市場,因為高利率增加了黃金的持有成本。但隨著市場擔憂停滯性通膨,並預期融資成本下降,投資者正在重新進場,雖然仍較為謹慎。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月份北美地區的黃金ETF持倉增加了72.2公噸,價值約68億美元,這是2020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流入量,也是歷史上最強勁的2月份表現。3月份ETF需求仍保持穩定成長,上週全球ETF黃金持倉增加32.7公噸,其中22.6公噸流入北美市場。儘管如此,目前全球ETF黃金持倉仍比2020年的歷史高點低20%,顯示未來仍有上升空間。
加貝利(Gabelli)黃金基金的副投資組合經理克里斯·曼奇尼(Chris Mancini)表示,ETF是影響黃金市場供需的關鍵因素,因此ETF需求回升對市場極為重要。他認為,金價突破3,000美元將是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下一輪漲勢,因為此後許多新興市場央行開始減少美元儲備並轉向黃金。
GOLY投資組合經理大衛·米勒(David Miller)指出,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使黃金成為各國央行的「必備資產」。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已連續三年每年增持超過1,000噸,遠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他認為,財政赤字、關稅政策以及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將推動黃金市場進入持續的多頭走勢。
賀利氏貴金屬(Heraeus)分析報告指出,近期股市拋售和避險情緒的升溫正在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相較於黃金的強勢,銀幣市場則呈現大幅衰退。報告指出,2025年以來,澳大利亞珀斯鑄幣廠和美國鑄幣廠的銀幣銷量大幅下滑。2月份,珀斯鑄幣廠的銀幣銷量年減52%至48.2萬盎司,美國鑄幣廠的銷量則下降45%至92.8萬盎司。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5月期銅3月18日收盤上漲0.5%至每磅5.0030美元,創下去年5月以來的新高。福四通(StoneX)資深金屬需求分析師娜塔莉·斯科特-格雷(Natalie Scott-Gray)指出,銅價上漲完全是由供應憂慮所推動,市場擔心美國可能對所有進口銅徵收普遍性關稅。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