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關稅政策上的反反覆覆,以及該政策對經濟成長可能造成的衝擊,使得市場對風險偏好逐漸下降,隨後在就業以及通膨數據均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全球股市、虛擬貨幣與原物料在2月中後均呈現明顯下跌,資金也因此轉向美國公債等安全性資產,帶動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月底來到4.20%,單月殖利率下降約33個基本點。儘管信評較低的B與CCC評級族群本月的利差是負貢獻,但是在美債價格貢獻的幫助下,多數債券資產仍呈現小幅上漲的格局。新興市場美元債指標上漲1.62%,其中與美債連動性較高的新興市場投資等級主權債,更是上漲了2.27%。而全球短天期非投資等級債指標因存續期間短,且受到利差走升拖累影響,僅上漲0.81%。
美國經濟方面,近期表現穩定的服務業與消費市場指標均出現拉回,而通膨卻小幅上升,這讓市場對經濟能否如期穩定成長,開始轉為謹慎。考量移民政策將會使美國就業市場更加緊縮,以及核心通膨項目仍呈現持續下滑,我們預期美國經濟仍是穩定成長格局。因此,預期聯準會今年有機會降息兩次,但會等到9月與12月底,也就是當川普新政策對實體經濟有較明確影響之後,才可能採取行動。整體二月份因風險偏好下降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的下降,預期是較短期的。中長期來看,美國的經濟穩定、就業市場熱絡以及溫和的通膨水準,再加上川普政府在舉債與關稅上的新政策,美債利率仍有機會往上走。因此,具有較高收益率或是較低利率風險的產品,預期會有較好的中長期表現,例如短天期非投資等級債或是非投資等級債產品。
新興市場方面,經濟數據受到關稅的不確定性而短期走強的情況,像是趕在關稅實施之前增加出口,或是去庫存的效應。中長期來看,強勢美元使得多數新興市場的貨幣呈現下滑,因此即便通膨水準溫和,各市場央行能降息的空間也相對下降,對於經濟是否能如期成長,仍有變數。
本基金的投資策略以布局新興市場的發債機構為主,這些發債機構均有自己的營運模式與穩定收入,且多數信評為投資等級債,會受到川普在稅改與移民等新政策的直接衝擊較小。然而,強勢美元仍可能會造成新興市場的流動性下降,因此將特別留意經濟規模較小的主權政府債,同時也會避開信評在CCC或以下的標的,以避開再融資風險上升而進一步違約的風險。此外,目前所持有的中國部位都是投資等級債,且以類主權機構為主,預期違約的風險較低,在企業方面則是以大型龍頭公司為主,像是騰訊、美團與百度集團,這些標的在過去幾年以及川普第一任任期內,均未被調降過信用評級,因此將持續持有,並密切留意是否有新的產業不利政策。在中東區所持有的曝險多是違約率低的投資等級債,主要集中在政府公債與類主權債,且債券價格均落在95-105區間,顯示自2023年10月迦薩衝突以來,相關持債並沒有受到波及或拖累,因此預期將持續持有,並追蹤後續發展。
2月份本基金(美元累積型)上漲約0.60%,其中0.34%正貢獻來自票息收益。本基金預計在2026年1月到期,近期若有標的提前被買回或已到期,主要是再布局短天期的類主權債,同時也布局短天期的投資等級政府公債。在非投資等級債的部分則已避開一年內有部位到期、或是規模較小的發債機構,我們也避開信評CCC或以下的標的,以降低當市場遇到景氣衰退時,潛在的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並維持整體投組的信用品質。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之操作策略為Buy
and maintain/monitor,與一般積極操作之基金策略不同,投資人仍須留意,基金表現未必與市場短期走勢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