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07 06:17:0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4月4日全面下跌,因擔憂貿易戰升級與經濟衰退的影響,銅價上週跌逾10%,寫下自2020年疫情初期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摩根大通(JP Morgan)將全球經濟衰退機率從40%上調至60%。除了能源以外,對等關稅也排除了鋼鐵、鋁、黃金與銅等金屬。此前,美國已經對進口鋼鋁產品課徵25%的關稅。
期銅下跌6.3%至每噸8,780美元,期鋁下跌2.8%至每噸2,379美元,期鉛下跌2.5%至每噸1,906美元,期鋅下跌2.1%至每噸2,657美元,期錫下跌5.2%至每噸35,378美元,期鎳下跌6.2%至每噸14,758美元。上週,銅鋁鉛鋅錫鎳分別下跌10.3%、6.7%、5.7%、6.8%、1.4%、10%。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4月4日報告顯示,截至4月1日,資金管理機構(主要為避險基金)以及其他大額交易人所持有的紐約期銅投機淨多單較前週減少12%至30,025口,為4週以來首度減少。
川普政府宣佈全方位對等關稅之後,中國也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投資人擔憂全球需求將因貿易戰急遽下滑,導致包括銅在內的工業金屬遭遇大量拋售。週五主要礦業公司股價同步下跌,嘉能可(Glencore)重挫近10%,創下自2021年以來新低,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跌幅接近9%。
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看多銅價,是因為全球供應緊張、加上預期為避免未來關稅而加速出口至美國。但現在焦點轉向全球需求萎縮的風險,高盛(GoldmanSachs)報告指出:「雖然我們仍對銅的長期前景看多,但較弱的全球GDP與銅需求增速,可能會延後市場短缺的時間點。」花旗銀行(Citigroup)分析師馬克斯·雷頓(Max Layton)則預期銅價在未來幾週可能再跌8%到10%。
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成為對川普政府加稅行動的最強烈回應。中國也限制部分稀土出口,並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中國還將11家美國相關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部分企業涉及對台軍售。
白宮未明確說明對等關稅是否為永久政策。川普表示這些關稅讓美國「在談判中更有力量」。美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表示這是市場對「全球秩序改變」的正常反應,並非經濟崩潰。歐盟內部出現分歧,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凍結對美投資,但法國財長則警告對等反擊可能傷及歐洲消費者。日經指數遭遇多年來最糟的一週,日本首相石破茂稱局勢為「國家級危機」。
嘉能可宣布已向昆士蘭州政府與澳洲聯邦政府提出請求,要求協助評估其伊莎山(Mount Isa)銅冶煉廠與湯斯維爾(Townsville)銅精煉廠的未來經營可行性。2023年10月,嘉能可曾表示其伊莎山銅礦將於2025年下半年關閉,原估將有1,200名員工受影響,經過進一步評估,目前預估僅約500人會受到影響,公司正積極協助員工重新安置工作。
嘉能可營運長薩姆·斯特羅邁爾(Sam Strohmayr)表示:「我們正在評估銅加工資產的未來,因為全球銅加工與精煉費(TC/RC)跌至25年來最低水平,中國與印尼的冶煉廠也獲得大量政府補貼。」換句話說,澳洲的加工設施在國際競爭中已無法與亞洲補貼企業匹敵,面臨極大壓力。這是近期第二家跨國資源公司重新審視在澳洲資產的案例。瑞士貿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此前宣佈旗下在塔斯馬尼亞的新星(Nyrstar)鋅冶煉廠進入策略性審查托克集團執行長理查德·霍爾圖姆(Richard Holtum)曾表示:「礦產加工設施應被視為國家安全議題。若政府不加大支持,西方國家將無法擺脫對中國在關鍵礦物供應上的依賴。」
尚比亞財政部長Situmbeko Musokotwane表示,該國今年(2025年)銅的產量預計將達到約100萬公噸,相較於去年(約82萬公噸)有顯著增長,增產的主要動力來自幾個礦場的重新啟動與擴產。尚比亞政府設定了一個更具野心的目標——在未來十年內將銅產量提升至300萬噸。不過,歷年來尚比亞曾多次未能達成「百萬噸」的年產量目標,因此今年能否達標仍面臨挑戰。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