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4-07 10:53:53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據港媒引用《財新》報導,美國再次對中國商品加稅,衝擊消費品出口。有企業預期鞋服訂單可能進一步向印度轉移;有企業預期終端銷售將漲價,少數出口商將成本全部轉嫁對方。
中誠信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全面加徵關稅對上游原料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負面影響更大。一家在廣東和柬埔寨同時設有工廠的中國國內手提袋企業人士表示,川普兩個任期內已加徵多次關稅,目前其所在的小手提袋行業,中國對美出口的實際關稅已達到45%,如果再加34%,對中國企業和美國客戶必然衝擊加大。此外,柬埔寨工廠目前對美出口關稅也已經從其建廠時的幾乎零關稅增加至超過10%,此次柬埔寨對美服飾品關稅一旦提升至49%,工廠將難以為繼。
前述企業人士並透露,從美國加徵關稅開始,中國鞋服訂單已開始向印度市場流失;本次美國對等關稅上沒有對印度相關產業徵稅,他預期訂單會進一步向印度轉移。而中國鞋服企業在東南亞設廠將不得不回到中國重新發掘客戶,「鞋服消費,美國占據全球市場的30%,短期不容易找到新的大市場」。
另據一名出海美國的領頭飲料品牌人士指出,先前20%的關稅加徵對任何品牌而言消化起來都已經非常困難,而是否要轉嫁給消費者還無法確定,因銷售鏈很長,涉及到品牌方、經銷商、渠道、消費者等四方,其中存在轉移定價。浙江紹興金蟬窗簾總經理楊衛指出,先前新增的關稅成本主要以客戶承擔為主,公司約承擔5%;據其了解,其客戶會進一步在終端銷售漲價以轉移新增成本,漲幅預計在8-10%。
也有少數博弈能力較強的出口商,將成本全部轉嫁給對方。據一名在大連主要做玻璃器皿出口的貿易商表示,先前加徵的20%關稅全部由客戶承擔,「也有聽說行業裏有公司做出讓步,但我的想法是寧可不做(美國生意),也不讓步」。他並指出,公司在其他國際市場亦有布局,雖然放棄美國市場意味著較大損失,但不願意「割肉飼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