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企業AI導入進度緩慢 ,專家示警競爭力恐受影響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 4 月 10 日報導,丹麥人工智慧創新中心(DCAI)主任 Nadia Carlsten 表示,丹麥企業在人工智慧(AI)技術導入和應用上明顯落後,整體缺乏緊迫感與嘗試新技術意願。若不加快腳步,未來恐將錯失AI所帶來成長機會與產業主導權。
Carlsten 主任指出,許多企業雖然知道AI很重要,但在實際應用上仍裹足不前。常見情況是規劃很多、實際行動少,導致創新成效有限。伊表示,如果只是一直開會討論怎麼導入AI,卻沒有真正動手試,就無法發現AI真正能帶來什麼改變。
Carlsten 主任強調,AI不只是讓流程變快或成本更低的工具,更是一種幫助企業重新理解問題、發現新商機的方式。企業應跳脫舊有思維,勇於嘗試、持續實驗,才能真正發揮AI潛力。
目前DCAI所管理「Gefion」超級電腦是全球排名第21高效能運算資源,不僅提供給學界使用,也向企業開放。然而,Carlsten主任坦言,目前多數企業雖然知道這項資源,但卻不知道怎麼開始使用,導致實際利用率偏低。
Carlsten主任指出,丹麥有很多具有優勢資源,包括高品質資料、產業專業能力與社會信任制度,應該朝向發展有特色、能真正解決問題AI解決方案。伊強調,不是投入越多錢就一定能做得好,更重要的是用得是否聰明、是否能創造實際價值。
Carlsten主任提及,AI技術現在正變得越來越容易使用,許多過去只有大公司才負擔得起的技術,現在中小企業也能開始嘗試。許多資源門檻已大幅降低,競爭關鍵已不再是資本,而是誰能夠更靈活、更快速地創造出差異化的創新成果。最大風險不是技術本身,而是觀望與遲疑。伊並強調:「AI時代已經來了,現在不行動,損失可能不只是市場機會,而是整整一個世代的競爭力。」(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